百年大集熱鬧非凡、花卉市場逐漸升溫、“非遺年味”走俏市場……春節的腳步漸近,“年貨經濟”呈現出新的趨勢和亮點。
“小寒忙買辦,大寒要過年?!比藗儗δ晡兜母兄?,往往就從買年貨開始。從桃符、屠蘇酒,到“油米糖茶”“三轉一響”,再到電子年貨、“花式年貨”,時代不斷變遷,場景不斷翻新,但綿延千年的習俗魅力不減,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終如一。
透過“年貨經濟”這面鏡子,我們也得以感知春節消費的脈動:在福建永安,傳統手工“臘鴨”飄香;在江蘇蘇州,陽澄湖咸貨“上新”;在廣州鐘落潭鎮,年宵花市場已早早“預熱”,不少花場訂購量超過半數;在線上平臺,各大電商推出了各式各樣的年貨禮盒……人間煙火氣,最撫凡人心,也升騰著消費信心。
當“年味”悄然變化,“年貨”也換了模樣:既有形,也無形;不一味“囤量”,更偏向“求質”;不僅是一種儀式,更是一種體驗??傊?,就是多了幾分“年輕態”。有數據顯示,某電商平臺目前下單年貨的用戶中,Z世代占比已超過一半,他們正在成為家庭年貨的決策人,從“逃避過年”逐步轉向“愿意參與”,甚至“主導年夜餐桌”。
春節歷來是消費旺季,仍可“再添一把火”。反映到供給一側,就是要瞄準新需求,積極進行品牌創新。比如,隨著生活節奏加快,加之部分年輕人缺乏“廚藝自信”,預制菜市場便應運而生。和往年不一樣的是,今年市面上出現了花膠雞、大盆菜等不少“年菜”產品,背后正是廣東在打造“年魚經濟”之后,再次在全國掀起“年菜經濟”熱潮。據艾媒咨詢近日發布的研究報告,預計2024年中國“年菜”行業市場規模將達1708.1億元。在此趨勢下,如何催生更多消費業態,嫁接更豐富的文化內涵,引導預制菜向高端、營養、健康的方向發展,值得探索。
正如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,要激發有潛能的消費,培育壯大新型消費。就“年貨經濟”而論,其生產和銷售涉及多個產業鏈,拉動效應明顯,孕育著無限商機,有利于協同推進消費和生產升級,實現“有潛能的消費”和“有效益的投資”良性互動。今年第一季度,商務部將以“國貨潮品”為主題,開展全國網上年貨節、老字號嘉年華等專項活動,各地也將結合實際,創新舉辦各類特色活動。在此過程中,以新技術引領新消費,實現消費“虛實相融”、產品服務齊飛,值得發力。??今年元旦以來,“開門紅”成為市場關鍵詞,背后也離不開“真金白銀”、真情實意的支持。如在廣東,“粵消費 粵精彩”消費券第四輪已經開啟,提振和擴大消費的舉措密集發布,讓老百姓不僅“敢花錢”“愿消費”,而且“樂消費”“花得值”。在2024年被定位為“消費促進年”的背景下,“年貨經濟”打響春節消費“第一槍”,值得期待。 (高 維)